欢迎您进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网站
 |  无障碍浏览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抖音

《青岛早报》: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2014年法院工作情况

2015年02月10日
作者:樊蓉
打印 分享到:

  昨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2014年法院工作情况,去年我市两级法院共收案13.3万件,标的额612.8亿元,案件数量占到全国百分之一。其中受理的一审非法集资案件为26件,涉案金额明显增加。毒品类犯罪展开严厉打击,对一批毒品犯罪分子执行死刑。同时工作情况汇报中还对有关酒驾、青少年类案件、失信名单公布等方面的受审情况做了相关介绍。

  非法集资涉案金额显著增长

  全市法院一审受理非法集资案从2008年到2011年共11件,2012年一年就受理了11件,2013年又增长到73件。虽然2014年受理件数下降为26件,但涉案金额明显增加。其中,汉唐风力发电集资诈骗案,涉案金额人民币5.7亿余元,有2.3亿元资金不能偿还。刘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另外一名被告被判处无期徒刑。

  近年全市非法集资犯罪呈现三大特点。第一,被告人犯罪手段日益隐蔽、更具欺骗性,被害人很难从中区分哪类属于非法集资。第二,被害人人数众多、损失巨大。第三,被害人一旦被骗后,资金如果无法追回,将对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全年判处2000余名毒贩

  去年,全市两院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对于毒品犯罪的被告人,一般不适用非监禁刑,并对毒品犯罪分子,从严掌握减刑、假释条件,延长实际执行刑期。对那些毒品数量大、以及具有毒枭、职业毒犯、累犯、毒品再犯等情节的犯罪分子,量刑时从严从重。依法应当判处死刑的,坚决判处。去年,全市法院审结毒品犯罪案件1888件,判处罪犯2459人。市中院先后分8个批次对54起毒品犯罪的117名被告人集中宣判,并对一批毒品犯罪分子执行了死刑。

  多种方式帮公众了解案情

  院长通过公开电话、短信、邮箱,去年答复群众各类诉求7142件。法院开放日,去年群众参观旁听法院1.2万人次,启用新版政务网站,互联网庭审直播,实现同步录音录像。

  平度“3·21”纵火案开庭前,市中院通过官方微博及时回应网上对该案开庭地点等问题的质疑,在两次开庭过程中,法院微博对庭审进行了全程直播,共发微博288条,14万字,即时展现了庭审内容,庭审期间该直播话题阅读量达333万人次,讨论量为1.7万人次。

  中院还把裁判书公布上网,方便市民了解案情。目前青岛法院网上可查裁判文书已经达到6.5万份,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70名少年犯矫正后再无犯案

  2014年,全市法院对24名性侵害儿童的罪犯予以严惩,同时,联合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教育局等,共同建立了预防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联动机制。2014年,青岛被最高法院确定为全国首个 “预防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综合联动机制试点”。

  去年,法院继续开展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工作,共封存犯罪记录275人。目前全市已建立爱心帮教基地25个,2014年有70名少年犯纳入基地进行教育矫正,无一人重新犯罪。

  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64人次

  我市2013年推行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2014年,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64人次,比2013年同比上升137%。《行政诉讼法》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我市法院落实司法改革精神,开展一系列工作,包括,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健全减刑假释工作机制,对职务犯罪、金融犯罪、涉黑犯罪罪犯的减刑假释开庭审理,建立多项纠纷联动调解机制等。

  去年897人犯危险驾驶罪

  2011年法律规定醉驾入刑,法院审判危险驾驶罪案件逐年增多,去年我市法院共审理897件危险驾驶罪案件。其中有10余名外国人因醉驾被判刑。公职人员醉驾受到刑事处罚后,将被开除公职,不得再担任公务员。

  ——本文载于2015年2月10日《青岛早报》5版

《青岛早报》: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2014年法院工作情况

来源:
2015年02月10日

  昨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2014年法院工作情况,去年我市两级法院共收案13.3万件,标的额612.8亿元,案件数量占到全国百分之一。其中受理的一审非法集资案件为26件,涉案金额明显增加。毒品类犯罪展开严厉打击,对一批毒品犯罪分子执行死刑。同时工作情况汇报中还对有关酒驾、青少年类案件、失信名单公布等方面的受审情况做了相关介绍。

  非法集资涉案金额显著增长

  全市法院一审受理非法集资案从2008年到2011年共11件,2012年一年就受理了11件,2013年又增长到73件。虽然2014年受理件数下降为26件,但涉案金额明显增加。其中,汉唐风力发电集资诈骗案,涉案金额人民币5.7亿余元,有2.3亿元资金不能偿还。刘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另外一名被告被判处无期徒刑。

  近年全市非法集资犯罪呈现三大特点。第一,被告人犯罪手段日益隐蔽、更具欺骗性,被害人很难从中区分哪类属于非法集资。第二,被害人人数众多、损失巨大。第三,被害人一旦被骗后,资金如果无法追回,将对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全年判处2000余名毒贩

  去年,全市两院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对于毒品犯罪的被告人,一般不适用非监禁刑,并对毒品犯罪分子,从严掌握减刑、假释条件,延长实际执行刑期。对那些毒品数量大、以及具有毒枭、职业毒犯、累犯、毒品再犯等情节的犯罪分子,量刑时从严从重。依法应当判处死刑的,坚决判处。去年,全市法院审结毒品犯罪案件1888件,判处罪犯2459人。市中院先后分8个批次对54起毒品犯罪的117名被告人集中宣判,并对一批毒品犯罪分子执行了死刑。

  多种方式帮公众了解案情

  院长通过公开电话、短信、邮箱,去年答复群众各类诉求7142件。法院开放日,去年群众参观旁听法院1.2万人次,启用新版政务网站,互联网庭审直播,实现同步录音录像。

  平度“3·21”纵火案开庭前,市中院通过官方微博及时回应网上对该案开庭地点等问题的质疑,在两次开庭过程中,法院微博对庭审进行了全程直播,共发微博288条,14万字,即时展现了庭审内容,庭审期间该直播话题阅读量达333万人次,讨论量为1.7万人次。

  中院还把裁判书公布上网,方便市民了解案情。目前青岛法院网上可查裁判文书已经达到6.5万份,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70名少年犯矫正后再无犯案

  2014年,全市法院对24名性侵害儿童的罪犯予以严惩,同时,联合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教育局等,共同建立了预防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联动机制。2014年,青岛被最高法院确定为全国首个 “预防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综合联动机制试点”。

  去年,法院继续开展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工作,共封存犯罪记录275人。目前全市已建立爱心帮教基地25个,2014年有70名少年犯纳入基地进行教育矫正,无一人重新犯罪。

  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64人次

  我市2013年推行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2014年,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64人次,比2013年同比上升137%。《行政诉讼法》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我市法院落实司法改革精神,开展一系列工作,包括,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健全减刑假释工作机制,对职务犯罪、金融犯罪、涉黑犯罪罪犯的减刑假释开庭审理,建立多项纠纷联动调解机制等。

  去年897人犯危险驾驶罪

  2011年法律规定醉驾入刑,法院审判危险驾驶罪案件逐年增多,去年我市法院共审理897件危险驾驶罪案件。其中有10余名外国人因醉驾被判刑。公职人员醉驾受到刑事处罚后,将被开除公职,不得再担任公务员。

  ——本文载于2015年2月10日《青岛早报》5版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QINGDAO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青岛早报》: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2014年法院工作情况

2015年02月10日
作者:樊蓉
打印 分享到:

  昨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2014年法院工作情况,去年我市两级法院共收案13.3万件,标的额612.8亿元,案件数量占到全国百分之一。其中受理的一审非法集资案件为26件,涉案金额明显增加。毒品类犯罪展开严厉打击,对一批毒品犯罪分子执行死刑。同时工作情况汇报中还对有关酒驾、青少年类案件、失信名单公布等方面的受审情况做了相关介绍。

  非法集资涉案金额显著增长

  全市法院一审受理非法集资案从2008年到2011年共11件,2012年一年就受理了11件,2013年又增长到73件。虽然2014年受理件数下降为26件,但涉案金额明显增加。其中,汉唐风力发电集资诈骗案,涉案金额人民币5.7亿余元,有2.3亿元资金不能偿还。刘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另外一名被告被判处无期徒刑。

  近年全市非法集资犯罪呈现三大特点。第一,被告人犯罪手段日益隐蔽、更具欺骗性,被害人很难从中区分哪类属于非法集资。第二,被害人人数众多、损失巨大。第三,被害人一旦被骗后,资金如果无法追回,将对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全年判处2000余名毒贩

  去年,全市两院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对于毒品犯罪的被告人,一般不适用非监禁刑,并对毒品犯罪分子,从严掌握减刑、假释条件,延长实际执行刑期。对那些毒品数量大、以及具有毒枭、职业毒犯、累犯、毒品再犯等情节的犯罪分子,量刑时从严从重。依法应当判处死刑的,坚决判处。去年,全市法院审结毒品犯罪案件1888件,判处罪犯2459人。市中院先后分8个批次对54起毒品犯罪的117名被告人集中宣判,并对一批毒品犯罪分子执行了死刑。

  多种方式帮公众了解案情

  院长通过公开电话、短信、邮箱,去年答复群众各类诉求7142件。法院开放日,去年群众参观旁听法院1.2万人次,启用新版政务网站,互联网庭审直播,实现同步录音录像。

  平度“3·21”纵火案开庭前,市中院通过官方微博及时回应网上对该案开庭地点等问题的质疑,在两次开庭过程中,法院微博对庭审进行了全程直播,共发微博288条,14万字,即时展现了庭审内容,庭审期间该直播话题阅读量达333万人次,讨论量为1.7万人次。

  中院还把裁判书公布上网,方便市民了解案情。目前青岛法院网上可查裁判文书已经达到6.5万份,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70名少年犯矫正后再无犯案

  2014年,全市法院对24名性侵害儿童的罪犯予以严惩,同时,联合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教育局等,共同建立了预防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联动机制。2014年,青岛被最高法院确定为全国首个 “预防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综合联动机制试点”。

  去年,法院继续开展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工作,共封存犯罪记录275人。目前全市已建立爱心帮教基地25个,2014年有70名少年犯纳入基地进行教育矫正,无一人重新犯罪。

  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64人次

  我市2013年推行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2014年,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64人次,比2013年同比上升137%。《行政诉讼法》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我市法院落实司法改革精神,开展一系列工作,包括,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健全减刑假释工作机制,对职务犯罪、金融犯罪、涉黑犯罪罪犯的减刑假释开庭审理,建立多项纠纷联动调解机制等。

  去年897人犯危险驾驶罪

  2011年法律规定醉驾入刑,法院审判危险驾驶罪案件逐年增多,去年我市法院共审理897件危险驾驶罪案件。其中有10余名外国人因醉驾被判刑。公职人员醉驾受到刑事处罚后,将被开除公职,不得再担任公务员。

  ——本文载于2015年2月10日《青岛早报》5版

《青岛早报》: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2014年法院工作情况

来源:
2015年02月10日

  昨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2014年法院工作情况,去年我市两级法院共收案13.3万件,标的额612.8亿元,案件数量占到全国百分之一。其中受理的一审非法集资案件为26件,涉案金额明显增加。毒品类犯罪展开严厉打击,对一批毒品犯罪分子执行死刑。同时工作情况汇报中还对有关酒驾、青少年类案件、失信名单公布等方面的受审情况做了相关介绍。

  非法集资涉案金额显著增长

  全市法院一审受理非法集资案从2008年到2011年共11件,2012年一年就受理了11件,2013年又增长到73件。虽然2014年受理件数下降为26件,但涉案金额明显增加。其中,汉唐风力发电集资诈骗案,涉案金额人民币5.7亿余元,有2.3亿元资金不能偿还。刘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另外一名被告被判处无期徒刑。

  近年全市非法集资犯罪呈现三大特点。第一,被告人犯罪手段日益隐蔽、更具欺骗性,被害人很难从中区分哪类属于非法集资。第二,被害人人数众多、损失巨大。第三,被害人一旦被骗后,资金如果无法追回,将对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全年判处2000余名毒贩

  去年,全市两院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对于毒品犯罪的被告人,一般不适用非监禁刑,并对毒品犯罪分子,从严掌握减刑、假释条件,延长实际执行刑期。对那些毒品数量大、以及具有毒枭、职业毒犯、累犯、毒品再犯等情节的犯罪分子,量刑时从严从重。依法应当判处死刑的,坚决判处。去年,全市法院审结毒品犯罪案件1888件,判处罪犯2459人。市中院先后分8个批次对54起毒品犯罪的117名被告人集中宣判,并对一批毒品犯罪分子执行了死刑。

  多种方式帮公众了解案情

  院长通过公开电话、短信、邮箱,去年答复群众各类诉求7142件。法院开放日,去年群众参观旁听法院1.2万人次,启用新版政务网站,互联网庭审直播,实现同步录音录像。

  平度“3·21”纵火案开庭前,市中院通过官方微博及时回应网上对该案开庭地点等问题的质疑,在两次开庭过程中,法院微博对庭审进行了全程直播,共发微博288条,14万字,即时展现了庭审内容,庭审期间该直播话题阅读量达333万人次,讨论量为1.7万人次。

  中院还把裁判书公布上网,方便市民了解案情。目前青岛法院网上可查裁判文书已经达到6.5万份,总数位居全省第一。

  70名少年犯矫正后再无犯案

  2014年,全市法院对24名性侵害儿童的罪犯予以严惩,同时,联合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教育局等,共同建立了预防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联动机制。2014年,青岛被最高法院确定为全国首个 “预防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综合联动机制试点”。

  去年,法院继续开展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工作,共封存犯罪记录275人。目前全市已建立爱心帮教基地25个,2014年有70名少年犯纳入基地进行教育矫正,无一人重新犯罪。

  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64人次

  我市2013年推行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2014年,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64人次,比2013年同比上升137%。《行政诉讼法》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我市法院落实司法改革精神,开展一系列工作,包括,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健全减刑假释工作机制,对职务犯罪、金融犯罪、涉黑犯罪罪犯的减刑假释开庭审理,建立多项纠纷联动调解机制等。

  去年897人犯危险驾驶罪

  2011年法律规定醉驾入刑,法院审判危险驾驶罪案件逐年增多,去年我市法院共审理897件危险驾驶罪案件。其中有10余名外国人因醉驾被判刑。公职人员醉驾受到刑事处罚后,将被开除公职,不得再担任公务员。

  ——本文载于2015年2月10日《青岛早报》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