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关于对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予以表扬的通报》,黄岛区人民法院长江路人民法庭被授予“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成为青岛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人民法庭。长江路法庭、王台法庭、海青法庭、古镇口法庭……在黄岛新区分布着化解矛盾纠纷最前沿的12处人民法庭,以不足黄岛区人民法院1/4的干警审结了近40% 的案件 。黄岛区人民法院优化资源配置,将人民法庭打造成“便民法庭”“公信法庭”“特色法庭”。
12处法庭打造便民圈
人民法庭承担法院工作重心下移的重要使命,与群众接触最直接。黄岛区人民法院优化法庭规划布局,目前共设立了长江路、薛家岛、红石崖、黄岛、辛安、隐珠、董家口、王台 、六汪 、海青、古镇口、珠海12处人民法庭,并率先在青岛市实现了人民法庭外观标识统一,让群众到法庭打官司“易见、易找、易到”,打造一小时便民“服务圈”。
立案、查询、保全、信访……人民法庭可以实现一站式服务,同时推行远程立案、预约立案、节假日办案等服务方式,提供方便快捷的查询服务和诉讼便利。针对难送达,法官们除了电话送达、邮寄送达外,开启夜间加班送达方式,保证了在规定期间内尽快解决当事人诉讼,缩短诉讼周期。
信息技术在人民法庭审判工作中运用的越来越多,黄岛区人民法院新建成了集庭审笔录、音视频处理、庭审管理和同声传译等系统的15处科技化审判庭,所有开庭审理的案件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提高了审判工作透明度,为公正高效司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过硬队伍与公正司法赢得公信
人民法院及其生效裁判的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司法信任的基础,黄岛区人民法院充分履行司法职能,以公正司法赢得了公信。围绕着黄岛新区发展大局,黄岛区人民法院通过设立巡回法庭、组建专业合议庭等形式,着力化解在功能区建设、招商引资、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矛盾纠纷,优化发展软环境,服务保障民生。近三年,12处人民法庭共审结各类案件两万余件,无一矛盾激化,案件质效在全市法院名列前茅,促进了辖区和谐,维护了社会稳定。
法官们深入到“百姓炕头、田间地头、渔船码头”,开展公开审判、巡回办案、法制宣传活动,通过非诉调解、司法确认等方式,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之中。近三年来,对人民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212件,驻庭人民调解员调解案件1065件。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民主监督作用,黄岛区人民法院 148名驻法庭人民陪审员共参审案件2252件,参审率达88.3%。
通过广泛开展庭审观摩、办案方法交流、理论研讨等活动,提高驾驭庭审、适用法律、做群众工作等能力,建设过硬法官队伍。另外开展优秀人民法庭、“调解能手”等评选活动,弘扬先进典型的示范力量。近三年来,人民法庭年人均办案150余件。
“特色法庭”服务一方百姓
海青法庭以打造海青“茶山”文化建设品牌,成为青岛市首批文化建设标杆法庭,传播茶山文化,维护茶农合法权益;王台法庭及时了解纺机企业司法需求,服务当地纺机行业健康发展,努力打造纺机市场新型司法服务平台;古镇口法庭依托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积极创建涉军维权特色法庭,开辟涉军案件“绿色通道”,广泛开展“送法到军营”等活动,切实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12处人民法庭覆盖了2096平方公里的黄岛新区,每个法庭围绕辖区经济、人文等因素,打造“特色法庭”服务品牌。
在谈到人民法庭职能作用时,黄岛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光金说,“通过以服务品牌创建活动为依托,努力让法律服务延伸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下一步我们还将针对新区各功能区产业特色鲜明,生产、商贸、金融、物流发达,司法需求各不相同的实际,计划组建新的特色专业法庭,办理以功能区所辖范围的各类案件,保障各功能区经济社会率先科学发展。”
——本文载于2014年8月22日《半岛都市报》X4版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关于对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予以表扬的通报》,黄岛区人民法院长江路人民法庭被授予“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成为青岛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人民法庭。长江路法庭、王台法庭、海青法庭、古镇口法庭……在黄岛新区分布着化解矛盾纠纷最前沿的12处人民法庭,以不足黄岛区人民法院1/4的干警审结了近40% 的案件 。黄岛区人民法院优化资源配置,将人民法庭打造成“便民法庭”“公信法庭”“特色法庭”。
12处法庭打造便民圈
人民法庭承担法院工作重心下移的重要使命,与群众接触最直接。黄岛区人民法院优化法庭规划布局,目前共设立了长江路、薛家岛、红石崖、黄岛、辛安、隐珠、董家口、王台 、六汪 、海青、古镇口、珠海12处人民法庭,并率先在青岛市实现了人民法庭外观标识统一,让群众到法庭打官司“易见、易找、易到”,打造一小时便民“服务圈”。
立案、查询、保全、信访……人民法庭可以实现一站式服务,同时推行远程立案、预约立案、节假日办案等服务方式,提供方便快捷的查询服务和诉讼便利。针对难送达,法官们除了电话送达、邮寄送达外,开启夜间加班送达方式,保证了在规定期间内尽快解决当事人诉讼,缩短诉讼周期。
信息技术在人民法庭审判工作中运用的越来越多,黄岛区人民法院新建成了集庭审笔录、音视频处理、庭审管理和同声传译等系统的15处科技化审判庭,所有开庭审理的案件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提高了审判工作透明度,为公正高效司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过硬队伍与公正司法赢得公信
人民法院及其生效裁判的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司法信任的基础,黄岛区人民法院充分履行司法职能,以公正司法赢得了公信。围绕着黄岛新区发展大局,黄岛区人民法院通过设立巡回法庭、组建专业合议庭等形式,着力化解在功能区建设、招商引资、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矛盾纠纷,优化发展软环境,服务保障民生。近三年,12处人民法庭共审结各类案件两万余件,无一矛盾激化,案件质效在全市法院名列前茅,促进了辖区和谐,维护了社会稳定。
法官们深入到“百姓炕头、田间地头、渔船码头”,开展公开审判、巡回办案、法制宣传活动,通过非诉调解、司法确认等方式,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之中。近三年来,对人民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212件,驻庭人民调解员调解案件1065件。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民主监督作用,黄岛区人民法院 148名驻法庭人民陪审员共参审案件2252件,参审率达88.3%。
通过广泛开展庭审观摩、办案方法交流、理论研讨等活动,提高驾驭庭审、适用法律、做群众工作等能力,建设过硬法官队伍。另外开展优秀人民法庭、“调解能手”等评选活动,弘扬先进典型的示范力量。近三年来,人民法庭年人均办案150余件。
“特色法庭”服务一方百姓
海青法庭以打造海青“茶山”文化建设品牌,成为青岛市首批文化建设标杆法庭,传播茶山文化,维护茶农合法权益;王台法庭及时了解纺机企业司法需求,服务当地纺机行业健康发展,努力打造纺机市场新型司法服务平台;古镇口法庭依托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积极创建涉军维权特色法庭,开辟涉军案件“绿色通道”,广泛开展“送法到军营”等活动,切实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12处人民法庭覆盖了2096平方公里的黄岛新区,每个法庭围绕辖区经济、人文等因素,打造“特色法庭”服务品牌。
在谈到人民法庭职能作用时,黄岛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光金说,“通过以服务品牌创建活动为依托,努力让法律服务延伸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下一步我们还将针对新区各功能区产业特色鲜明,生产、商贸、金融、物流发达,司法需求各不相同的实际,计划组建新的特色专业法庭,办理以功能区所辖范围的各类案件,保障各功能区经济社会率先科学发展。”
——本文载于2014年8月22日《半岛都市报》X4版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QINGDAO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关于对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予以表扬的通报》,黄岛区人民法院长江路人民法庭被授予“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成为青岛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人民法庭。长江路法庭、王台法庭、海青法庭、古镇口法庭……在黄岛新区分布着化解矛盾纠纷最前沿的12处人民法庭,以不足黄岛区人民法院1/4的干警审结了近40% 的案件 。黄岛区人民法院优化资源配置,将人民法庭打造成“便民法庭”“公信法庭”“特色法庭”。
12处法庭打造便民圈
人民法庭承担法院工作重心下移的重要使命,与群众接触最直接。黄岛区人民法院优化法庭规划布局,目前共设立了长江路、薛家岛、红石崖、黄岛、辛安、隐珠、董家口、王台 、六汪 、海青、古镇口、珠海12处人民法庭,并率先在青岛市实现了人民法庭外观标识统一,让群众到法庭打官司“易见、易找、易到”,打造一小时便民“服务圈”。
立案、查询、保全、信访……人民法庭可以实现一站式服务,同时推行远程立案、预约立案、节假日办案等服务方式,提供方便快捷的查询服务和诉讼便利。针对难送达,法官们除了电话送达、邮寄送达外,开启夜间加班送达方式,保证了在规定期间内尽快解决当事人诉讼,缩短诉讼周期。
信息技术在人民法庭审判工作中运用的越来越多,黄岛区人民法院新建成了集庭审笔录、音视频处理、庭审管理和同声传译等系统的15处科技化审判庭,所有开庭审理的案件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提高了审判工作透明度,为公正高效司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过硬队伍与公正司法赢得公信
人民法院及其生效裁判的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司法信任的基础,黄岛区人民法院充分履行司法职能,以公正司法赢得了公信。围绕着黄岛新区发展大局,黄岛区人民法院通过设立巡回法庭、组建专业合议庭等形式,着力化解在功能区建设、招商引资、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矛盾纠纷,优化发展软环境,服务保障民生。近三年,12处人民法庭共审结各类案件两万余件,无一矛盾激化,案件质效在全市法院名列前茅,促进了辖区和谐,维护了社会稳定。
法官们深入到“百姓炕头、田间地头、渔船码头”,开展公开审判、巡回办案、法制宣传活动,通过非诉调解、司法确认等方式,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之中。近三年来,对人民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212件,驻庭人民调解员调解案件1065件。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民主监督作用,黄岛区人民法院 148名驻法庭人民陪审员共参审案件2252件,参审率达88.3%。
通过广泛开展庭审观摩、办案方法交流、理论研讨等活动,提高驾驭庭审、适用法律、做群众工作等能力,建设过硬法官队伍。另外开展优秀人民法庭、“调解能手”等评选活动,弘扬先进典型的示范力量。近三年来,人民法庭年人均办案150余件。
“特色法庭”服务一方百姓
海青法庭以打造海青“茶山”文化建设品牌,成为青岛市首批文化建设标杆法庭,传播茶山文化,维护茶农合法权益;王台法庭及时了解纺机企业司法需求,服务当地纺机行业健康发展,努力打造纺机市场新型司法服务平台;古镇口法庭依托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积极创建涉军维权特色法庭,开辟涉军案件“绿色通道”,广泛开展“送法到军营”等活动,切实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12处人民法庭覆盖了2096平方公里的黄岛新区,每个法庭围绕辖区经济、人文等因素,打造“特色法庭”服务品牌。
在谈到人民法庭职能作用时,黄岛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光金说,“通过以服务品牌创建活动为依托,努力让法律服务延伸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下一步我们还将针对新区各功能区产业特色鲜明,生产、商贸、金融、物流发达,司法需求各不相同的实际,计划组建新的特色专业法庭,办理以功能区所辖范围的各类案件,保障各功能区经济社会率先科学发展。”
——本文载于2014年8月22日《半岛都市报》X4版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关于对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予以表扬的通报》,黄岛区人民法院长江路人民法庭被授予“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成为青岛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人民法庭。长江路法庭、王台法庭、海青法庭、古镇口法庭……在黄岛新区分布着化解矛盾纠纷最前沿的12处人民法庭,以不足黄岛区人民法院1/4的干警审结了近40% 的案件 。黄岛区人民法院优化资源配置,将人民法庭打造成“便民法庭”“公信法庭”“特色法庭”。
12处法庭打造便民圈
人民法庭承担法院工作重心下移的重要使命,与群众接触最直接。黄岛区人民法院优化法庭规划布局,目前共设立了长江路、薛家岛、红石崖、黄岛、辛安、隐珠、董家口、王台 、六汪 、海青、古镇口、珠海12处人民法庭,并率先在青岛市实现了人民法庭外观标识统一,让群众到法庭打官司“易见、易找、易到”,打造一小时便民“服务圈”。
立案、查询、保全、信访……人民法庭可以实现一站式服务,同时推行远程立案、预约立案、节假日办案等服务方式,提供方便快捷的查询服务和诉讼便利。针对难送达,法官们除了电话送达、邮寄送达外,开启夜间加班送达方式,保证了在规定期间内尽快解决当事人诉讼,缩短诉讼周期。
信息技术在人民法庭审判工作中运用的越来越多,黄岛区人民法院新建成了集庭审笔录、音视频处理、庭审管理和同声传译等系统的15处科技化审判庭,所有开庭审理的案件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提高了审判工作透明度,为公正高效司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过硬队伍与公正司法赢得公信
人民法院及其生效裁判的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司法信任的基础,黄岛区人民法院充分履行司法职能,以公正司法赢得了公信。围绕着黄岛新区发展大局,黄岛区人民法院通过设立巡回法庭、组建专业合议庭等形式,着力化解在功能区建设、招商引资、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矛盾纠纷,优化发展软环境,服务保障民生。近三年,12处人民法庭共审结各类案件两万余件,无一矛盾激化,案件质效在全市法院名列前茅,促进了辖区和谐,维护了社会稳定。
法官们深入到“百姓炕头、田间地头、渔船码头”,开展公开审判、巡回办案、法制宣传活动,通过非诉调解、司法确认等方式,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之中。近三年来,对人民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212件,驻庭人民调解员调解案件1065件。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民主监督作用,黄岛区人民法院 148名驻法庭人民陪审员共参审案件2252件,参审率达88.3%。
通过广泛开展庭审观摩、办案方法交流、理论研讨等活动,提高驾驭庭审、适用法律、做群众工作等能力,建设过硬法官队伍。另外开展优秀人民法庭、“调解能手”等评选活动,弘扬先进典型的示范力量。近三年来,人民法庭年人均办案150余件。
“特色法庭”服务一方百姓
海青法庭以打造海青“茶山”文化建设品牌,成为青岛市首批文化建设标杆法庭,传播茶山文化,维护茶农合法权益;王台法庭及时了解纺机企业司法需求,服务当地纺机行业健康发展,努力打造纺机市场新型司法服务平台;古镇口法庭依托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积极创建涉军维权特色法庭,开辟涉军案件“绿色通道”,广泛开展“送法到军营”等活动,切实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12处人民法庭覆盖了2096平方公里的黄岛新区,每个法庭围绕辖区经济、人文等因素,打造“特色法庭”服务品牌。
在谈到人民法庭职能作用时,黄岛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光金说,“通过以服务品牌创建活动为依托,努力让法律服务延伸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下一步我们还将针对新区各功能区产业特色鲜明,生产、商贸、金融、物流发达,司法需求各不相同的实际,计划组建新的特色专业法庭,办理以功能区所辖范围的各类案件,保障各功能区经济社会率先科学发展。”
——本文载于2014年8月22日《半岛都市报》X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