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百年孤独》有感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11月09日 | ||
汤小辉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是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 初读的时候,书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简直让我眼花缭乱,可是随着荒诞不经的情节深入读下去,一切又是如此的引人入胜。 压抑是整部书的基调。书中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孤独将家族中的每位成员侵蚀得扭曲,直至毁灭。只有读到乌尔苏拉·伊瓜多——布恩迪亚家族的创始人兼大家长时,才能让人看到能量。在整个布恩迪亚家族遭受一次次的重创时,恰是这份能量,让人依然不失希望。 乌尔苏拉是勤劳与活力的楷模。“她似乎无处不在,每天从清晨到深夜,伴随着细棉布裙柔和的窸窣声一直四处忙碌。全亏了她,那泥土夯实的地面、未经粉刷的泥墙和自制的粗木家具才永远一尘不染,旧箱子的衣服才永远散发罗勒(一种芳香植物)的淡淡香气。”布恩迪亚家族的绝大部分的财富都是通过她的勤劳、智慧与独到的眼光才得以积累,这让我不禁对她为家庭付出的勇气和能量肃然起敬。 乌尔苏拉是正直与仁义的化身。当孙子以革命的名义滥用职权时,她恢复星期天的弥撒(天主教的宗教仪式),停用红袖章,废除那些轻率无理的条令;当发现孙子滥用公款时,她斥责“你是我们家的败类”;当儿子要枪毙革命的对象时,她出面干预,激烈地责骂“只要上帝还让我们活着,我们就还是母亲,不管你们有多革命,只要没规矩,我就有权脱掉你们的裤子打一顿”。在别人总是被外界冲昏头脑的时候,乌尔苏拉却总是能够保持应有的理性,将正直与仁义淋漓尽致地在家族中体现。 乌尔苏拉是坚毅与刚强的典范。布恩迪亚家族所有人的命运都是悲惨的,好像除了乌尔苏拉——老公疯癫、二儿媳被毒死、大儿子与养女结婚、儿子革命耗光了家里所有的钱、一个接一个人地死去……。可是乌尔苏拉要亲耳闻听一件件的噩耗、亲自处理一件件的惨事,她的命运又怎能不悲惨!在儿子耗光了家中的积蓄时,她将自己的甜品生意再次推向高峰,更像是在告诉自己“只要上帝让我活着,这个净出疯子的家里就缺不了钱”。她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丧失了视力,可是她没有告诉任何人,坚持用剩余的四种感官关注他们,而且她想做的事情,依然可以做好。她高举右手像天使长加百列(象征“智慧”的天使),人们只是认为那是年老糊涂时的怪异举动,却从没发现她早已丧失了视力。 乌尔苏拉的思想和为人处世里充满了美好与正能量,让同为女性的我不禁视她为榜样。我们生活在一个对女性充分肯定与保护的年代,我们享受着外界对我们的呵护,同时我们也要有扛得起现实的臂膀,勤劳、勇敢、敢负责、有担当。诚然,我们在生理上不如男性有力量,可是在心理上,我们可以更坚强,对家庭有付出、对工作有热情、对社会有奉献,这才是新时代女性应有的模样。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