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真的样子真的很美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年11月17日 | ||
徐慧芳 思前想后,不知如何落笔,虽然有万千感受,却不知如何用文字表达。恍惚间,想到了席勒说的那句“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略有一二感慨。 入十字路法庭已有五个月有余的时间,思想着实有所变化。初入十字路法庭,第一感受是“乱”,凌乱的卷宗摊放在每一个人的桌子上、橱子里;第二感受是“忙”,每个人都匆匆忙忙,一到开庭时间,办公室里几乎无人,都在审判庭忙着庭审工作。以前只是听说十字路法庭案件数量多,任务繁忙的状况,但无亲身经历。直到身临其中,才有了直观感受,且感受更加深刻。正是在近距离的感受中发现了她隐藏的、别样的“美”。 有人说“最好,不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幻想什么,而要在旭日东升的时候即投入工作”。早上七点半,办公室里的他们已经开始忙碌的准备着一天的工作了。明明距离正式上班时间还有近一个小时,但他们好像没有这种时间观念。听说,这种“早到”已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无论春夏秋冬,一如既往。在这样的习惯面前,确实很有压力,但更多的是由衷的敬佩,敬佩他们每个人对工作的积极和热情。我猜想,那迎着初升的太阳,走在上班路上的他们一定是带着美好的心情而来。 以前待的法庭里人少,每个人的“动向”都很明了。即使在楼梯或院子里“偶遇”,不用问也能明白对方要做的事。现在上下楼梯遇到,亦或在院子里相遇,说的最多的是“开庭啊?”有开庭很正常,没有开庭则成了别人口中的“真好”。十字路法庭案件数量多,员额法官数量并不占优势。每个承办法官的办案压力都很大,但不管案件数量有多少、多复杂,他们都会不折不扣、保质保量的完成。审判中的任何细节都不放过,为了一个案子可以不停的探讨,裁判文书总是不断的修改,力求尽善尽美。我想,这不仅是为了给当事人一份满意的答卷,更重要的是对得起身上扛着的那杆天平吧。 感受最大的是法庭的“快节奏”。案件数量多,带来了庭审的快节奏。一个案件庭审结束,就要马上投入下一个案件的审理。所以庭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庭审准备,一个庭审结束后要快速转换庭审思路,“备战”下一个案件。一上午开三、四个庭,对他们来说已不足为奇,并且完全游刃有余。我赞叹他们丰富的庭审经验,但也产生一个疑惑,他们是如何高效地制作出如此繁多的裁判文书?后来发现,两个庭审间隙,承办法官也要充分利用:有时是匆忙跑到办公室制作上一个审结案件的裁判文书,有时是挤出时间对近距离的当事人进行裁判文书送达,稍微轻松点的就是整理上一个审结案件的卷宗。总而言之,他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匆忙的干着自己的事情,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努力、专注。康德说:“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的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我由衷的佩服他们过硬的工作能力和素质,更感动于他们对待工作如此认真的态度。他们的人生一定充满意义。 全庭人员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没有人抱怨工作的苦与累,也没有人在巨大的压力面前选择退缩与放弃。每个人传递的都是一种忙碌而充实的幸福感,一种满满的正能量。工作中如此努力又认真的他们,真的散发着不一样的光彩。有人说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要公私分明。是的,工作的时候努力工作,生活的时候认真生活,学会平衡,在两个空间里起舞,才能不负人生。人的最大价值不就在于自己所承担的每一个角色中吗! 既来之,则安之,安之并享之。有如此优秀、努力的他们为伴,深感幸运。相信每一个认真的人都是幸福的,这种幸福不是说说而已,它一定藏在我们满足的笑容里。看到他们认真的样子,好想说一句:真的很美!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