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人民法院报】兰陵法院培树“十度执行”品牌侧记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1月20日

  

   “今年以来,共执结各类执行案件9175件,终本清仓3121件,执行到位标的额12.2亿元,核心质效指标均处于或优于合理区间。兰陵法院将持续提升‘十度执行’品牌影响力,为推动人文厚重、和谐美丽的新兰陵作出更大贡献……”12月2日,在临沂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全市法院执行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上,兰陵法院执行局局长李金龙介绍道。

  2024年伊始,面对辖区群众司法需求大幅攀升、案件数量快速增长、查人找物难度陡增、执行质效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等诸多问题和困难挑战,兰陵法院结合“三强三优”专项活动和“脱薄争先”工作实际,聚力打造具有鲜明辨识度的“十度”执行品牌,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上,交出了这样一份答卷——

  规范实施制度  统一理念尺度

  制度健全了,理念统一了,步调才能一致。针对执行过程中的各个节点,兰陵法院研究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范,并建立了完善的终本管理、案款发放、交叉执行、执破融合、拒执办理等19项流程规定,确保执行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现公正高效。全面推行了“事务集约、繁简分流”的机制改革,改变了传统的“一人包案到底”工作模式,对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以及其他辅助人员进行了分类管理,并实施了“两张清单”制度,明确了各自的职责范围。

  同时,积极推进警执一体化工作,将强制执行与警务化手段有机结合,成立了法警执行中队。这支中队积极参与财产保全和执行拘传、拘留、搜查、扣押、清房、腾退等各项任务,有效增强了执行的威慑力。例如,在曹某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案中,执行中队千里迢迢进行拘传,让被执行人措手不及,最终39万元案款得以一次性执行完毕;在孙某与宋某返还原物纠纷一案中,执行中队成功强制腾房,有效保障了离婚妇女的居住权益;在郭某与于某蔬菜买卖纠纷一案中,执行中队现场搜查并发现现金10万元,切实维护了申请执行人的胜诉利益。

  强化措施硬度  加大风暴密度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裁判的意义在于执行。官司打赢后,老百姓最朴素的想法就是通过法院找回自己损失的利益,因此必须穷尽一切措施来兑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绝不能让判决成为“一纸空文”。

  兰陵法院对此重拳出击——

  对于涉及农民工工资、工伤赔偿、劳动报酬等民生案件,以及其他重大疑难复杂的执行案件,全面加大了信用惩戒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的适用力度,严厉打击逃避执行、 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的行为。同时,深入开展了“沂蒙风暴”集中执行活动以及涉民生、涉金融案件的专项执行活动。全年共计开展了42次集中行动,拘传了1275人次,拘留了258人次,并向公安机关报送了11名拒执人员。

  兰陵法院还立足“打财断血、深挖根治”的原则,开展了涉黑恶财产的专项清理工作,成功处置并变现了财产7869.64万元,为759户建房户和445名非吸被害人进行了退赔。

  在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张某虽然尚有收入来源,却拒不赔偿申请执行人李某的21万余元。为此,法院对张某作出了拘留15日、罚款1万元的决定,并将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另一被执行人朱某为躲避执行,使用妻子的银行卡隐匿财产,且流水巨大。最终,朱某因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3个月。

  “适用强制措施只是手段,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达到‘惩处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引导被执行人主动履行其法定义务。”李金龙说道。

  彰显关怀温度  提升服务精度

  “强制执行不是不计后果地乱执行。”兰陵法院积极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的理念,灵活而审慎地适用查封、冻结、拍卖等措施。在保障申请执行人权益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被执行人生产生活的影响,让那些因经营不善而一时陷入困境的企业,有机会焕发新生。

  在吕某与某装饰公司的借款纠纷一案中,法院判决装饰公司应偿还吕某33万余元借款,并依法冻结了被执行公司的银行账户。被执行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孟某在被拘传到法院后,表达了这样的诉求:“公司经营不景气,近期刚有好转,能不能先把账户解封……”面对这样的情况,是应该竭泽而渔还是放水养鱼?经过承办法官的释法明理以及双方的协商,最终决定:装饰公司先行偿还10万元,法院则解除对公司账户的冻结,并就剩余欠款达成了还款协议。

  今年以来,兰陵法院已经为中小企业回笼资金7100余万元,帮助47家企业恢复了生产经营,使它们走出了困境、走向了新生。同时,法院还持续提升执行服务的精度,建立完善了执破融合协作机制。例如,依法从简从快地办理了兰陵琦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的重整案,保障了城区8000余户居民的冬季供暖;又受理了山东永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破产案,及时清除了“僵尸企业”。

  注重方法维度  追求效果厚度

  作为服务大局、为人民司法的主阵地和主战场,兰陵法院执行局不断创新执行方式,因案施策。他们妥善把握执行时机,讲究执行策略,注重执行方法,积极运用提级执行、交叉执行、协同执行和集中执行等多种方式,力求达到统一的效果。

  在傅某与李某、某置业公司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中,法院判决李某和该置业公司应偿还傅某1000万元及利息。然而,由于李某及公司涉及多个诉讼和执行案件,其名下财产已被多家法院查封,导致财产处置难度较大,执行进展缓慢。经上级法院裁定,该案指定由兰陵法院执行。

  “申请执行人急需用钱,但如果集中处理被执行人的汽车、房屋等资产,极易导致公司破产。”承办法官认真梳理了财产线索,仔细研判了执行效果。

  在与双方当事人、抵押权人以及首封权利人等进行充分协商后,他们决定对李某及公司名下的部分财产采取分批次、分阶段的拍卖处置方式。最终,傅某在7个月内先后获得了1000余万元的执行款,案涉纠纷得以解决,同时也保障了被执行企业的正常运行。

  在另一起八旬老母申请执行大儿子、二儿子赡养费的案件中,执行法官巧妙地利用了中秋节团圆之际,耐心地向被执行人释法明理,唤起了他们内心深处的亲情。在圆满化解案件的基础上,实现了办理一个案件、重拾一份亲情、挽救一个家庭的社会效果。

  确保队伍净度  打出兰陵亮度

  “切实解决执行难,难在找物,关键在人。”兰陵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邵泽毅认为,执行工作旨在兑现判决确定的权利义务,实现当事人真金白银的诉讼利益,但同时也是违纪违法易发多发的领域。

  为解决执行领域司法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以严格的标准锻造一支干净的队伍,兰陵法院组织开展了执行领域作风整顿专项活动。该活动旨在集中解决一批人、一批案、一批款物和卷宗的问题,尽最大努力化解历史遗留难题。今年以来,已研判移交、核查线索36条,辞退聘用干警4人。同时,兰陵法院将作风整顿与执行质效、软实力提升有机结合,通过开展案件评查、案例评选、执行大比武等活动,多维度讲好执行故事,增强干警的职业认同感,全面提升执行队伍的综合素质。

  “心存敬畏,干净做事,清白用权。”兰陵法院坚持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自觉,引导执行队伍强化“如我在执”的意识,以更严明的纪律、更务实的作风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的问题,让公平正义变得可感可触、直抵人心。

关闭